治白癜风南宁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1118/4292604.html编者按: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各项技术的普及,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新型阻滞技术更是层出不穷。然而一些常用的经典阻滞技术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扎实掌握。我们将基于实际操作经验,在注重临床应用的基础上,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逐步分享神经阻滞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鉴于术前精准定位技术的发展,使得甲状旁腺微创手术成为可能,术者术中通常可通过术前定位直接找到腺体进行切除而无需进行进一步探查。手术微创化的发展,加之甲旁亢患者可能存在累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诸多并发症,显然区域阻滞成为甲旁亢患者麻醉的更优选择。
术中采用颈丛阻滞+右美托咪定(充分镇静)进行麻醉具有以下优点:
?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充分镇静减少患者应激及不适体验
?术中随时唤醒
?最大限度减少喉返神经麻痹
?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颈丛(cervicalplexus)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构成。颈神经自椎间孔发出走行于脊椎横突前结节与后结节之间,沿着颈长肌和头长肌侧方走行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颈丛的分支有浅支和深支。浅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位置表浅,散开行向各方,其穿出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
颈袢(ansacervicalis),又名舌下神经袢,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4、5的前支构成膈神经)。第1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行,在颈动脉三角内离开此神经,称为舌下神经降支,沿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浅面下行,又名颈袢上根。第2、3颈神经前支的纤维,经过颈丛联合,发出降支,称为颈袢下根,沿颈内静脉浅面下行。上、下两根在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上缘,适平环状软骨弓处,在颈动脉鞘浅面合成颈袢。
颈袢支配四个舌骨下肌群(带状肌strapmuscle)中的三个:胸骨舌骨肌(sternohyoidmuscle)、胸骨甲状肌(sternothyroidmuscle)和肩胛舌骨肌(omohyoidmuscle)。
颈筋膜(cervicalfascia)
1.颈筋膜浅层(封套筋膜)围绕整个颈部,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两肌的鞘;向后附着于项韧带及第7颈椎棘突,向前在正中线两侧彼此延续;向上附于颈上界的骨面;向下附于颈、胸交界处的骨面。颈筋膜浅层在下颌下三角和腮腺区分为两层,分别包绕下颌下腺和腮腺,形成两腺的筋膜鞘。此二鞘为茎突不颔动带所分隔。
2.气管前层又称气管前筋膜或内脏筋膜。紧贴在舌骨下肌群的后面,经甲状腺及其血管、气管颈部及颈动脉鞘的前方;两侧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与颈筋膜浅层相连;上方附于舌骨,下方续于纤维心包。此筋膜于甲状腺左、右侧叶的后外方分为前、后两层,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在甲状腺与气管、食管上端邻接处,腺鞘后层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
3.椎前层即颈筋膜深层,又名椎前筋膜。此层位于椎前肌及斜角肌前面,上起自颅底,下续前纵韧带及胸内筋膜。颈交感神经干、隔神经、臂丛及锁骨下动脉等行经其后方。该筋膜向下外方包绕腋血管及臂丛,形成腋鞘,又名颈腋管。
4.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隔。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迷走神经等。
依据阻滞层次的不同,颈丛阻滞可分为3种
1.封套筋膜浅层注射
2.封套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注射
3.椎前筋膜深层注射
又分别称为浅层阻滞、中间层阻滞和深层阻滞,
3种不同阻滞层次可分别阻滞的神经可见下表。中间层阻滞,即封套筋膜与椎前筋膜层阻滞,又称颈神经通路阻滞
不同文献推荐的颈神经通路给药(阻滞)水平略有不同,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