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xSPECT病例大赛入围作品分享42 [复制链接]

1#

来源:MIVCLUB

本期病例是由内医院分享的18F-FDGPET/CT联合99mTc-MIBISPECT/CT显像诊断甲状旁腺腺瘤病例,欢迎大家转发观看。

病史摘要

患者女,45岁。

主述:左侧胸部不适1月余。

CT检查示:左肺上叶舌段结节,不除外转移瘤;双侧多发肋骨骨质破坏(双侧第3肋骨局部软组织肿块影),转移瘤或胸膜占位可能;胸廓入口处纵隔(气管后方)软组织肿块,食道占位?肿大淋巴结?多发椎体及骨盆诸骨骨密度不均匀伴软组织结节,骨转移?

既往史:年行左侧肱骨、左侧股骨颈骨折手术。

现为明确诊断行PET/CT检查。

PET/CT

PET/CT检查结果:

检查所见:CT示右叶甲状腺下极见低密度影,且向下延伸到胸骨后方,最大平面大小约45.2mm×65.0mm,CT值约27-65Hu;PET相应部位可见团状显像剂异常浓聚,最大SUV约12.6。

检查结论:右叶甲状腺下极低密度影,且向下延伸到胸骨后方,伴代谢增高,考虑甲状旁腺瘤可能性大。

检查所见:CT左侧上颌骨、左侧尺骨、双侧肱骨、双侧肩胛骨、双侧第3肋、右侧第4肋、双侧第5肋、左侧第6肋、左侧第7肋、左侧第8肋、双侧第11肋、双侧多根肋骨、双侧髂骨、左侧耻骨及右侧股骨上段多发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胀;PET相应部位可见结节状异常显像剂浓聚,最大SUV约8.4。

检查结论:上述部位多发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胀,伴结节状代谢增高,考虑上述部位棕色瘤可能。

SPECT/CT

甲状旁腺SPECT显像:

静脉注入99mTc-MIBI20分钟后行颈部及颈胸部局部显像示:甲状腺床区域约右叶下极可见一异常显像剂浓聚区。

颈部延迟显像(2小时):上述部位显像剂持续浓聚。

甲状旁腺SPECT/CT断层显像:

甲状腺右叶下极后方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向下突入胸腔内,平面大小约27.4mm?35.2mm,余部位未见明显异常软组织密度影。

检查结论:

甲状旁腺显像:甲状腺右叶下极异常显像剂浓聚影。结合断层显像:考虑甲状腺右叶下极后方为亢进之甲状旁腺组织或腺瘤可能性大。

诊疗结果

检查后患者进一步行甲状旁腺激素及相关血钙磷检查:

继行甲状腺右叶下级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甲状旁腺腺瘤。

术后复查甲状旁腺激素较术前明显下降:

病例讨论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自主分泌过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种多系统疾病。引起PHPT的主要病变包括腺瘤、增生和腺癌,其中腺瘤占多数,为80%~90%。PET/CT可以准确地发现全身各部位的骨质破坏及其程度,同时可以在术前进行甲状旁腺病变的定位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依据,也可用来观察患者治疗后棕色瘤中成骨细胞的变化[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泌过多PTH,促进破骨细胞活动,增加骨吸收,可致全身纤维囊性骨炎,囊内含有棕色液体,故称棕色瘤,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的进展期表现,其发生率是1.5%~1.7%[2],可累多部位骨,好发于长管状骨、椎骨、髂骨和肋骨等[3]。本病例全身多处骨骼破骨性改变,钙磷代谢异常,PTH显著升高,进一步SPECT/CT检查见右侧甲状旁腺腺瘤,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且PTH明显下降。综合诊断多发骨骼表现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致棕色瘤,本病例需与骨转移瘤等溶骨性疾病相鉴别。

参考文献:

[1]胡娜,肖立志,吴永港,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ET-CT表现1例.中南大学学报,,40(6):-.[2]刘大亮,王结,王云雅,等.9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发棕色瘤患者SPECT/CT融合显像的价值.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9(1):60-61.[3]楚克涛,罗章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致棕色瘤1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6(4):-.

作者介绍

邬心爱

主治医师

从事PET/CT、SPECT/CT诊断工作5年。研究方向:肝癌诊断及疗效评估。

感谢内医院的精彩分享!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您对于本病例的讨论和见解。希望更多核医学同仁分享更多精彩病例,共同交流碰撞出核医学的新思路与新发展!

?第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